2008年6月28日星期六

投资大师看好华文潜力





投资大师看好华文潜力

(2008-06-24)

● 潘星华


  国际著名的投资家和金融学教授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是一位曾被时代杂志称其为金融界的印地安那·琼斯(the Indiana Jones of finance),还被“股神”巴菲特称为“对大势的把握无人能及”的投资大师。

  他认为中国将是21世纪最伟大的国家,他对中国市场经济潜能和前景非常看好,决定必须尽早给年幼的女儿浸濡在学习华文的环境,为将来做好准备。

  去年他选定新加坡,准备在这里最少逗留12年,让今年5岁的女儿乐乐(Hilton Augusta Parker Rogers)和刚出世3个月的小女儿“小蜜蜂”(Beeland Anderson Parker Rogers),在新加坡完成他认为世界最好的幼稚园和小学教育。

  近日,罗杰斯在南洋小学担任家长义工,希望能为女儿争取到心仪的小学。他接受本报专访,畅谈他为什么做家长义工,为什么认为给女儿学华文是最好的投资,为什么57岁才结婚。


  罗杰斯深信中国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国家,为了要让女儿能讲流利华语,拥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他选定新加坡。

  他说:“新加坡的南洋幼稚园和南洋小学是吸引我选择在新加坡定居的最主要原因。新加坡空气清新、学校教华文、医疗卫生好,对我和妻子来说,是一个完美的城市。”

  去年6月,他去南洋小学听王梅凤校长主持的小一报名讲座,就认定了这是女儿的学校。


  他说:“我是家长群里,唯一的'红毛'人。王校长介绍这所重视华文,强调纪律,培养学生向上向善品德教育的学校,感动了我。但是,我和妻子跟学校完全没有关系,怎样才能进校呢?我不断去和王校长谈话,幸好找到了家长义工这条路,我们总算能通过为学校服务,争取孩子入学的机会。我的妻子佩琦,可以为学校做一两百个小时义工。她是'红毛人',英文是母语,可以为学校的英文课程贡献力量。”

  他说:“我们很喜欢当家长义工,它让我们有机会深入学校、认识学校。平日单凭几次谈话,对学校所知不多。只有当了义工,才让我们了解学校怎样运作,也更让我们爱这所学校。”

  当了家长义工,还要确保女儿属于不需要抽签的“包进”者,罗杰斯必须住在学校方圆一公里内。他已经在南洋小学附近找房子。

  他说:“要找完美的家很不容易,我们看了40所房子,还没有看上一所。”

  教育部规定必须有新加坡永久居民的身份,才能当家长义工,罗杰斯说:“早在两年前,我已经是新加坡永久居民了。”

  罗杰斯通过南洋幼稚园校董的介绍,去年9月先把4岁的乐乐,送进南洋幼稚园。

  在选定新加坡南洋幼稚园之前,罗杰斯看了很多学校,上海的宋庆龄幼稚园当然没有错过。

  他说:“我们还是认为南洋幼稚园更好,孩子三岁四岁,全教华文、讲华语;五岁六岁,华文和英文各占一半,这样的教育最好。很多人认为南洋学校功课很难,华文很深,学校管得很严。对我来说,这正是我选择要进南洋的原因。我和妻子都想孩子在一所有高要求的学校长大,我们希望她们能在那里把华文学好,接受传统中华文化的熏陶,守纪律,为将来做好准备。”

  二女儿“小蜜蜂”才在今年出生,罗杰斯因此准备在新加坡最少逗留12年,让两个孩子在南洋小学毕业,再作打算。


  这几个月,他们在新加坡住下来,感到很满意。“很多人选择到新加坡来是基于政府许多优惠政策,我不是。我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了这两所学校。今年妻子临盆生产,我们也没有回去美国。”

  罗杰斯认为搬到亚洲来,选择新加坡,到南洋幼稚园读书,是对女儿最好的投资。“她继续住在纽约,只会讲英语,对世界发展一无所知,在有生之年,不能掌握华文,那对她是莫大损失。”


南洋幼稚园重视华文

因此获罗杰斯“青睐”


  南洋幼稚园重视华文教育是获得罗杰斯“青睐”的原因。

  南洋幼稚园校长黄莉莉说:“我们三岁和四岁幼儿班学生,课上全学华文,全讲华语。到五岁六岁幼稚园班,才学英文,华文仍占一半课时,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打好学生的华文和英文基础。我们又很重视灌输传统价值观,培养有礼貌的孩子,这是家长为什么喜欢我们学校的原因。”

  去年罗杰斯的妻子佩琦先到南幼报名,在等候名单上排158名。后来经过校董介绍,才获得优先录取。

  黄莉莉说:“罗杰斯夫妇每天一定亲自接送乐乐,除非罗杰斯不在新加坡,才是他妻子一个人来。”

  乐乐在幼稚园一年级的“尊敬班”。班上华文教师郑丽芳说:“乐乐的华语讲得很流利,人很好学,做什么都要做得尽善尽美。如果因为生病缺课,第二天到校,总是先把课业做好才玩。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

  南洋幼稚园现有学生400人。很多家长是怀孕了,立刻打电话到学校报名,一般都在孩子入学三年前就报名。之后才报名的,入学机会很渺茫。

用心良苦当义工

罗杰斯给女儿华文教育环境

让女儿学华文是最好的投资


  近年,罗杰斯非常看好中国,他认为让女儿掌握华文是最好的投资。

  这位被“股神”巴菲特称为“对大势的把握无人能及”的投资大师曾说:“在我游历的这116个国家中,我最喜欢中国,我很想在中国上海定居。”

  他又曾经在很多场合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中国将是21世纪最伟大的国家。

  最近他虽然选择新加坡让妻小居住,并且准备在此定居最少12年,他对中国的前景依然看好。

  他说:“我是一个喜欢读历史的人,据我所知,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能够大起大落四五次之多。我看埃及,只兴盛了一次,罗马只兴盛了一次,就连英国也只兴盛了一次。中国却兴盛了四五次,他们当然也有过四五次的衰败。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能耐,也许是这个国家的基因使然吧。

  “中国虽然还自称是共产主义国家,其实,他们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资本主义国家。就像意大利还称自己是天主教国家,其实不是,我们不必在意这些标签。”

  罗杰斯最近写了一本书叫《A Bull in China》(中国牛市)》,在中国已经翻译成中文出版。他说,很多中国朋友写信来告诉他,他比中国人更清楚中国。
  “他们说,我在教他们认识中国,这些话我听了很高兴。”

  对于举家到新加坡定居,他说,“既然我认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就有必要为女儿的将来做好准备,这是一个她将来要生存的语言。基于种种原因,我的判断也许有错,但是会掌握一个全世界每天有13亿人在讲的语言,了解它的文化,总好过叫她去学只有700万人讲的丹麦语。

  “我看完了世界,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国家未来能有中国那么大的力量。不要说发展中国家,就连发达国家也没有。

  他说,中国当然还有很多问题,就像美国在19世纪遭遇15次经济萧条、内战、没有人权等等,但是这些灾难,没有阻止它后来的成功。

  “中国也会有很多灾难,就像每家企业、每个家庭、每个人那样,都有挫败的经历。我不会因为中国现在碰到一些问题,就叫孩子不要学华文。13亿人讲的华语,对我女儿一生,肯定是重要的。”

57岁才结婚 孩子是生命重心

  为了给自己在60岁和65岁才生育的女儿做最好的投资,罗杰斯请中国籍教师到家,让孩子一出生就浸濡在讲华语的环境。为了给孩子受华文教育,他变卖了美国的资产,全家搬到新加坡来。为了给女儿入读南洋小学,他和妻子到南洋小学去当家长义工,还要在学校方圆一公里内找房子,确保孩子“包进”。

  “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脸慈父相的罗杰斯,对记者感慨地说:“你看我对孩子所做的努力,真不可思议吧。”

  记者问:“10年前,你大概不会这样做吧。”

  罗杰斯说:“10年前,我不只不会这样做,就连结婚生子也没有想过。10年前,倘若有记者问我结婚生子的事,我一定会生气得拂袖而去。
  从前我总认为生孩子是浪费钱、浪费时间的事,可是我错了,大错特错了。有孩子真是太美妙了。她们现在是我生命的重心,我即便不是为她们而活,也是尽一切努力去为她们服务。”

  记者问:“你认为人是不是应该前半生50年为事业奋斗,到57岁才组织家庭,之后才为家人而活?”

  罗杰斯说:“我不能说别人,我个人的情况是这样。如果我真在20岁有孩子,我可以告诉你,那对我、对孩子、对孩子的妈都是一场灾难。我甚至不能在30岁、40岁或连50岁也不能结婚。年轻的我,太专注事业,不会去关心妻子、孩子。我到57岁才结婚,60岁和65岁生了两个孩子。我现在虽然还很忙,但是现在我可以比从前给妻儿更多时间。

  “孩子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生活得更好。我尽量给她们越多时间越好。我甚至为了她们,搬到亚洲来,为将来做好准备。我现在有两个孩子,搬到亚洲来的理由更充分了。”

  罗杰斯是个不看电视的人,他只让女儿看DVD(数码光碟)学华语和西班牙语。

  他说:“乐乐告诉我,看《灰姑娘》的DVD,不懂西班牙语版说什么,可以看华语版来了解。她的华语比西班牙语行。” 

请上
www.omy.sg

投资大师Jim Rogers谈对未来最好的投资,就是给女儿选择一个最好的学习中文的环境。





投资未来
(2008-06-29)


● 吴新慧

  如果说美国著名投资家罗杰斯(Jim  Rogers)近期做的一大投资是什么,那应该是华文。理由很简单,中国的13亿人口每天都在“消费”这语文。

  他在去年出版的“A Bull in China: Investing Profitably in the World's Greatest Market”(《中国牛市》)一书中说,“我能给你的最好的建议是让你的孩子或孙辈学华文,华文将是他们生活的时代最重要的语言。”

  去年,他本身就为今年5岁的女儿乐乐这么做。上星期接受本报记者潘星华访问时,他坦言,对未来最好的投资,就是给女儿提供一个最好的学习华文的环境。所以,他在去年变卖了美国的资产,全家搬到新加坡来,让女儿先到重视华文教育的南洋幼稚园浸濡,接着又和妻子到南洋小学当家长义工,还要在学校方圆一公里内找房子,确保女儿下来能“包进”南小。

  作为投资大师,罗杰斯相信他的研究和判断;作为家长,他为女儿所看准的未来及大势而做的一切准备,用心良苦。

  新加坡的教育,也无时不在为未来作投资。投资与投机的最大区别,在于投入的心血和时间。打游击似的短期投资,对短期得失自然斤斤计较;愿意费心放长线的投资者,即使眼前的障碍多、回报少,仍会相信每走一步是过渡到长远未来的一大步,并愿意为每一个过渡铲除障碍,边走边制造能方便更多后来者一起上路的一波助一波涟漪效应。

  换句话说,做长远投资者,除了对大势的把握要有一定的自信外,也要有接受过程中会出现挫折的大度,以及相信即使失败,过程中也增加了许多知识、友谊与人文经验的自信。

  对于长远投资应有的心理素质,罗杰斯就有此看法。他说,即使基于种种原因,他对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的判断是看走了眼,但毕竟还是让女儿掌握了一个全世界每天有13亿人在讲的语言,了解这语文所蕴含的文化。

  新加坡的教育近年来配合经济环球化、人才竞争环球化等大势,在提供广泛基础的通识教育上,以及促进莘莘学子多与外面世界交流学习上,也是用心良苦。只是除了政策,决策者及负责设计与执行的各方,更要有正确心态,以免模糊方向,使投资的基因突变为短视的功利与投机。

  像本地各大小学府的各种国外考察、浸濡或实习计划,参加的学生对这些计划是否有正确的认识,即使实地考察或实习的时间再短,也不能止于参加就为了扩大自己的人脉,或只为让自己的履历更精彩。只顾忙着吸取养料却不懂得施肥及为他人施肥者,毕竟只是个小家子气及可能会给他人带来灾害的投机者。






2008年6月27日星期五

积极筹划第四所大学(2008-06-26)



积极筹划第四所大学
(2008-06-26)


  酝酿多时的本地第四所公费大学,终于在前天教育部发布《扩充大学教育研究委员会初期报告书》之后,而有了眉目。大学将于数年后创设,地点尽量在目前三所大学所处的西部地区以外,初期提供的学系是设计与建筑、工程与应用科学、商业与资讯科技三大领域,并采取融合不同学术领域的跨院系形式教学。

  为扩充大学教育而成立的这个委员会,由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吕德耀所领导,共有12名成员。吕德耀表示,新大学重视学生的知识面、实习经验与企业精神,它将为工商企业界提供人才与生力军。

  前天,委员会也谈到了其他三项有关扩充大学教育的课题。那是:建议政府考虑国立大学开办独立营运人文学院;支持本地三所公费大学作课程方面的改进;加速提供五所理工学院与海外专业大学合办的专业学位课程等。不过,最令人瞩目的课题还是第四所大学的创办。

  顾名思义,设立委员会最大目的就是在于扩充高等学府的教育。诚然,如何增加大学学额,如何扩大升大学学生的百分比,是存在多年的一个“需求”,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政府也不断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理由是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越来越普及,素质也不断提高,有资格、有意愿接受大学教育的莘莘学子人数大幅增加。

  委员会也在前天指出,近年来,有越来越多能进初院的O水准毕业生选择进理工学院,而毕业之后很多高素质的工院生便前去敲大学的门。要是得到高度津贴的本地大学不能尽量地吸收他们,许多人便只好忍痛付出高昂的学费,到外国的大学去求学。学成以后,不少人便被当地企业与部门聘用,形成了新加坡的人才外流。

  去年8月19日,李显龙总理在的国庆群众大会演讲中曾提到有关扩充大学教育的课题。目前委员会建议的重点是,本地第四所公费大学设立后,到了2015年,每年大学生人数将增收2400人——其中1200人来自理工学院毕业生,人数增加率是40%。到时,我国同龄学生能享受政府津贴大学教育的比率,将达30%。

  当然,创办第四所大学,有必要认真考虑的要素也将不光是增加上大学的人数而已。第四所大学其实同目前存在的三所大学一样,也必须是优质的、第一流的大学。如果本地大学与外地高素质大学程度相差太远,学生到外地留学和人才外流的现象照样是会发生的。

  当前,委员会建议第四所大学应以工商企业为导向,看来是实事求是、稳扎稳打的考量。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增加人文学科与基础知识面,也应该是目前三所大学和将来的第四所大学可以共同关注的课题。据委员会反映,目前企业界雇主所乐于聘用的毕业生,是除了拥有专业技能之外也能够驾驭跨领域知识,世事洞明的人才。

  一个由国际知名学者和企业领导组成的12人咨询团正齐聚新加坡,举行会议,并对委员会的的报告书进行研讨。委员会在参考了专家意见之后,将于下月向政府提呈正式的报告书。

  纵上所述,建立第四所公费大学的确是大势所趋,也是事不宜迟了,决策之后须要积极筹备。尽管我国的经济表现每年会有起落,国际气候也时有变幻,但优质大学教育的需求将一直是有增无减。接受本报采访的工院生也大都表示,能上本地大学是第一选择:因为他们的家、他们的根都在这里。他们只在被“逼”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出国留学。

2008年6月11日星期三

保留传统佳节,发扬文化内涵(2008-06-11)



保留传统佳节

发扬文化内涵

(2008-06-11)

● 萧国荣


  近日来,几位读者发表了有关于华人传统节日的看法。我对于年轻一代的华人不重视或不了解自己华族传统节日及文化含义感慨万端。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有春节、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本地普遍庆祝的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但可惜的是,在欢庆传统节日之余,少了文化的内涵。

  就如最近的端午节,主要是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不只单单吃粽子和赛龙舟。屈原是个爱国主义者,为国捐躯,传承端午,就是为了要发扬屈原的爱国精神,保家卫国的爱国思想。现今的粽子从传统的糯米粽子变成由绿豆泥做的粽子,就连各种各样不同口味的馅料都有。随着糯米与其馅料的涨价,有些消费者改为吃由绿豆泥做的粽子,或商家从别处找来更加便宜的馅料。

  我认为,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内涵方面,国人得重视节日的含义。再举一个例子,小孩子都喜欢在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向家长或长辈讨红包。他们是否知道拿红包的含义?对于农历新年的来历与习俗,他们又知多少?在此,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样的,吃月饼、吃粽子,习俗知多少?这些都得通过一代接一代来传承下去。

  去年,国产电影《881》以七月歌台为主题。电影所吸引的观众群不只限于成人或上了年纪的人,就连一些年轻人也纷纷追看。这是否意味着年轻一代逐渐喜欢上看歌台的喜悦了呢?在看歌台之余,年轻一代是否了解中元节的习俗?

  无论是哪一个节日,庆祝的方式及节日的含义,都是发扬传统佳节的文化的根基。将最传统的庆祝方式保留下来,是为了有效地教育下一代。学校能够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在节日之余教导莘莘学子保留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包括节日的文化含义,以便更加有效地将华人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但愿我国的华族文化不会陷入危机。


文化新加坡——优雅的驿站(2008-06-11)




文化新加坡——优雅的驿站

(2008-06-11)

● 叶蕴

  到新加坡来工作,近距离观察了新加坡文化。

  商贸繁华的新加坡,羁旅如梭。数十年经营而就的和谐,置换成各族群的文化符号,陈设于城市周遭。任何臆想的冲突,已然消失于历史的背影。包容、稳健、理性、冷静,深深植入了这个城市的基因。

  独特的新加坡文化源于强力的政治融合。国际夹缝现实的后遗症,造就了岛国文化的碎片。走过了水深火热的建国期和种族磨合期,岛国无须把语言视为贯彻政治理想、阻隔国际威胁的大旗,把乐队当成训练人民合作性的工具。

  十多年前,远谋的政府便开始推进各种文化复兴活动,引导语言之妙、音乐之美回归其文化的本分。善良单纯的新加坡人民理应更加丰富活泼、创意非凡,以弥补这个现代理想国为数不多的遗憾。

  然而,断裂的文化要修复麻痹的神经,似乎比建造一个罗马更难。世界几大文明在岛国交融,缔造出新生命,并没有造就既能吟诵唐诗宋词、也能背诵莎士比亚、还会欣赏印度音乐的新人类。对英语的精通仅在务实层面;而对华族身份的消极回避,不仅损害了与中国对接的优势,更鼓励了文化的无知。

  新加坡“无包袱”式的文化前提,掩盖了精髓旁落的事实。精神资源的匮乏,造就了著名的“新加坡沉闷感”。年轻一代文化之堕落,不仅在于语言结构的局限,更在于思维的简化。

  不太久远的历史中,讲华语还是一件有时间地点限制的禁忌。如今在“华语cool”的广告语下,“华语推广运动”让一个周杰伦式的篮球青年,用cool cool的眼神挑动同辈人,重拾原本优雅高深的母语。

  这个cool字令人哑然。“华语cool”的精妙在于,用一个西方流行口语,定义对中华文化和语言的重新追捧,以去除其高深的窘况。

商旅为根,文化为饰

  这种刻意迎合年轻人西化习性的营销策略,针对的便是现今新加坡的文化事实:任何对中华文化典雅,博大,源远流长的描述已沦为装饰且不切实际,倒不如一个让他们感到亲切与有趣的cool字更能吸引眼球。

  华语推广运动的背后,有最具新加坡特色的强大行政管理支撑。因此,相信这样策略的推出,必然有数字证据的道理。真正的潮流与影响能否实现,依然有值得考量的空间。

  追求卓越,又沉沦抱怨,新加坡人对于世界各大文明,欲拒还迎。新加坡人眼中,最有渊源的英国与中国文化,掩藏的尽是贵族眼光里的傲慢,或中原心态中的自大。

  但是,新加坡人依然骄傲于其习然的衣冠楚楚与彬彬有礼,尽管这是基于商业活动务实与距离感的多年浸染。而对“优雅社会”理想的追求,更已经超越政治,深入民心。这恐怕是追求“和谐”的中国,标榜“自由”的香港,贯彻“民主”的台湾,尚不能达到的理想境界。

  新加坡社会健康的价值观与发达的经济所携的优越感,确实能凌驾于已被文革破败殆尽的文化中国。但是,从中国大陆输入的文化精英很容易对新加坡文化荒芜而失落。因为在文化环境要素中,新加坡的强项是文化管理,但是观察者,评论者乃至追捧者却严重的缺失和不专业。

  文化精英不会仅仅满足于物质优良和行政卓越。士为知己者死,当他们总游离于主流体制以外的时候,这条文化生态链之重要的一环,就脆弱得令人忧心。

  什么是新加坡的文化核心?最近一部准备送往俄罗斯的节目引起了我的共鸣。整部戏剧贯穿了一种“商旅”的意义,艺术家如行李般被机场用的行李车缓缓推出,又悠悠退去,而他们在舞台游走之中依然故我的吹奏乐器,仿佛外界的一切与他们无关。

  俄罗斯是文化上当之无愧的巨人,新加坡则被映衬得如小学生。把全球化背景下的商业繁荣塑造成这个国家的主要文化底色,穿梭的艺术家是装饰,这是一种现实,也是一种反思。

政治的好意,优雅的距离

  商业色彩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产物,是一种共性文化,要等量为人文符号恐难被高文化区所认同。而毫无疑问,新加坡的商贸本质,决定了她是一种驿站式的文明,因此,强大的源头文化输入贯彻了新加坡的历史。

  但近年来,对于本土文化叙述的热切需求,已经糅合了本土文化积极分子与正确的政府导向之双重力量,越来越成为文化圈需要遵从的定律,也成为与各源头文化谨慎划清界限的依据。

  反观这出小剧,尽管思路简单,却有一种真实,既符合政治正确性,又不矫揉于本土性过分追求的可爱。

  出于国家意识而生的文化自卫是必然且必需的。2001年和2007年,浩浩荡荡的“新加坡节”开往英国和中国,而各种小型的新加坡文化输出活动更络绎不绝。

  小城小国真的必须永远以小自居吗?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驿站文化都曾经显示过强大的辐射性。古代的敦煌,现代的香港,都曾自嘲是“沙漠”,却实实在在输出了强大的文化而名噪一时。

  这些弹丸之地经历过激烈的文化碰撞与交融,驱使文化精英们的思考与创作。不过,岛国的驿站文明,在强大的行政理念下,对非理性的包容甚至欣赏依然有限。

  干净如斯的新加坡,可有“藏污纳垢”的能力?对创新的推崇,活泼的鼓舞,不如置换成文化意义上,自由意志的倡导和叛逆者的存在;而非多一块可以举办活动的草地。

  如果,新加坡不需要宣布上帝已死的尼采,不需要“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只是怀念曾经落脚南洋的徐悲鸿和郁达夫,满足于高价埋单的国际艺术节目,这个驿站,也真是匆匆过客的落脚点了。

  “取法于上,得乎其中;取法于中,得乎其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遵循这句古训。

  我从来认为,文化是裹挟在政治经济力量中的边缘物,总被最先抛弃,最后拾回,最易操控,最难捉摸,最受打压,最难逾越。这小小的新加坡,现实主义如斯,依然有不少爱文化人士,抛弃银行家的高薪、律师的体面,投身艺术甚至是厨师的行当,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吧?这些故事时时出现在《联合早报》显眼刻意的位置,背后政治的好意也若隐若现了。

  文化释放着语言的思考力,音乐的鉴赏力。商业培养的成熟,政治教化的冷静,都替代不了优雅背后的高贵自信。文化新加坡,你离那优雅的驿站,还会远吗?

·作者任职于新加坡华乐团,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新加坡对‘全球华人社会软实力’的贡献(2008-06-11)




新加坡对‘全球华人社会软实力’的贡献

(2008-06-11)

● 赵中波


  “软实力”这个概念曾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概念一经提出,得到世界各国积极响应。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去年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文化软实力”肯定将获大力培植。国家的软实力包括价值观、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中国国家软实力到底能给世界带来多大影响,有待观察。

  在《联合早报》名人演说系列2008上(6月7日,新达城),第一次听到《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先生提出的“全球华人社会的软实力”,让我觉得这个概念是站在华人的民族立场,抛开了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范畴,从而拓展的华人文化、价值观。

  地理意义上的华人应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人,也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和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文化意义上的华人信仰儒家、法家的思想:尽管中国大陆、新加坡、台湾、香港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等均不相同。

“非西化”的发展模式

  既然新加坡是华人的主要集聚区之一,那么新加坡在“全球华人社会的软实力”的培育推广过程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不应该让新加坡承担重任,去推广那沉淀了五千年的华人文化,不应要求新加坡能像中国大陆那样去全面研究、掌握华人文化的精髓。

  1991年新加坡政府在经过国民反复讨论并经国会批准,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白皮书》推出了力图为新加坡国内各民族、各阶层、不同宗教信仰的民众所共同接受和认可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念”,即: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五句话、40个字,其精髓和灵魂,都是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思想,只不过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儒家思想作了改造。从新加坡的社会稳定和谐、经济发展成功,难道这不是新加坡对传统华人文化的发扬光大吗?

  新加坡面对西方社会的文化渗透,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不变,并且力图用传统的儒家文化来消解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成功建立了一套“非西方化”的发展模式,为华人社会提供了一道有益的启示。

  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甚至是西方文化并不都是矛盾的,不相容的。相反,如果对传统文化改造得得当,利用得得当,将会使华人集聚的社会避免出现西方社会价值观中的种种弊端。

  以此说来,其实新加坡已经是推广华人价值观的排头兵了。

在世界上作出贡献

  新加坡始终如一地用自己的“软实力”展现自己,在国际舞台上受到尊敬,让世界所认识。新加坡人是诚实善良的,是乐于助人的,在道义上赢得了很多朋友,影响了他人。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拓商机的同时,也把属于“软实力”的东西带了过去。

  总之,保有“华人社会的软实力”在世界格局中的渗透和融合,对持有不同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的华人集聚的国家和地区都将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培育和发展华人社会的软实力,也是全球华人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可以预见到的是,以新加坡的聪明才智,以新加坡对国际事务认识的敏感度,在“华人社会的软实力”的培育和渗透方面,新加坡能够作出贡献,并会做得越来越好。

·作者从事电脑系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