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7日星期六

教育部总司长何品:读报教育可助达到 学习母语“乐学善用”目标

教育部总司长何品:读报教育可助达到 学习母语“乐学善用”目标


 陈能端 (2011-01-23)



           要达到母语“乐学善用”的目标,关键是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而“读报教育”可在这方面发挥创意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与世界的联系,学以致用。  


        教育部总司长何品昨天出席《联合早报》属下学生报《逗号》举办的“读报教育教师演示会”,并在致词时鼓励华文教师通过读报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利于学习和使用华文华语的环境。   


       何品平常都以英语发表演讲,她昨日则完全以华语对在场的300名中学教师讲话。她说:“进行读报教育也可以达到‘乐学善用’的目的。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快乐地学会了读报的方法后,平时阅读报纸时就可以加以运用,甚至离开学校以后也可以继续运用这些读报的方法。”   

        为了减少学生“死记硬背”转而活用母语,教育部过去六年进行了两轮母语教育检讨。这些改变对教师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但何品对华文教师充满信心。 教育部总司长何品(左三)“听课”,了解教师如何以“面簿”概念引导学生就热门话题书写网上作文。(陈福洲摄)   
         她举例说,新的小学华文课程2007年实施以来已经见到一定的成效。教育部的统计显示,喜欢学习华语的小六生从2004年的77%上升到去年的88%。何品因此说:“这是华文老师们的努力,这是老师们的创意,也是华文老师的收获。”  


       何品也强调,越来越多学生来自讲英语家庭,所以华文教师必须给他们吃“甜药”,不是“苦药”。只有使教学灵活生动,学生才会想学、爱学华文。   “读报教育教师演示会”是《逗号》与新民中学联合主办的活动。13位来自九所不同中学的教师主讲了10场示范课,与出席者分享了善用《报纸要你好看!——读报教育教学手册》的技巧。这套适用于中一至中三华文课程的手册由《逗号》、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及华文教研中心联合出版。  


        10场示范课内容五花八门,展示出华文教师的创意与创新能力。有人利用新闻照片训练口试技巧;有人以“面簿”概念引导学生就热门话题书写网上作文;还有人通过趣味活动让学生扮演新闻制作团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信心。   


        因为2012年O水准华文课程增加了看图说话的部分,蔡厝港中学的胡秋香老师(35岁)报名参加了“图文聚焦”示范课。她获益良多,了解备教案时应选用哪种类型的图片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把重点说出来。她说:“最棒的是,主办单位这次邀请了拥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和我们分享,这样收获更大。”   


          为了进一步支持本地华文教育,《逗号》将更积极推广读报教学法。本报助理总编辑李慧玲在交流会上透露,《逗号》今年3月会再次与新民中学合作,针对最新考试题型,采用《逗号》或《联合早报》的篇章来教学。《逗号》也有意组织教师考察团,到一些使用读报教育较好的国家或地区,如台湾、欧美观摩。   


           与此同时,《报纸要你好看!——读报教育教学手册》今年将重印出售,让更多教师能使用其中的教案上读报课。一套三册的定价为48元,学校若订购三套或以上可以每套42元的特价购买。有意订购者,可上网http://zbcomma.sg/zbcomma/forms/niebook_order.doc下载订购单,或拨打63191548及电邮www.zbcomma.com.sg询问。 母语教育有必要侧重沟通与应用   教育部总司长何品生长在讲华语的家庭,小时候喜欢阅读《儿童乐园》、《南洋儿童》等华文读物,也追看过金庸武侠小说,学习华语完全没问题。后来当上英文教师后,因为少了应用的机会,与华文华语渐行渐远。   何品昨天与记者分享个人的学习经验,反映出母语教育转向侧重沟通与应用的必要性。她说:“不管是普通母语或高级母语课程,我们之前都比较注重书写部分,所以未来我们必须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不然他们日后会因为不习惯讲而无法使用母语。”   


          何品个人很支持读报教育,因为读报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技巧。此外,学生的投稿若被刊登,也可以起到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作用。她说:“我看见《逗号》有刊登学生的作品,我相信他们肯定很受鼓舞。这比佳作贴上课室布告板效果更大。”  

         她也希望《逗号》日后可以推陈出新,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推出更多元化的产品。   她举例说,要修读华文B的学生阅读《逗号》可能有点难度;要他们看《大拇指》,内容又不符合中学这个年龄层的需要。如果可以把文字转换成录音,会更好。 


         何品昨日担任“读报教育教师演示会”活动嘉宾,也趁机“听课”,了解教师如何运用面簿引导学生就新闻课题展开网络讨论。读报教育颇受欢迎,参与者当中不乏年长的教师。对于华文教师积极跟上科技的步伐,何品为他们的敬业态度感到骄傲。她也乐见较有实战经验的教师主动站出来分享心得,因为以往的教师偏向保守,这类活动的例子相对较少。


   《联合早报》 (编辑:苏亚华)

A水准会考成绩还没放榜 他们提前被名校录取(直通車)

       
         虽然2011年A水准会考成绩还没有出炉,但莱佛士书院毕业生史方颖和苏谦威已经分别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提前录取。跻身国际名牌学府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两人指出,他们能成功圆梦,“莱佛士文凭”为他们增值不少。  

        继另一所直通车学校华侨中学在2008年颁发自家的“华中文凭”(Hwa Chong Diploma)后,莱佛士书院隔年也推出了针对高中生的莱佛士文凭(Raffles Diploma)。去年毕业的莱佛士书院生是第一批获得莱佛士文凭的校友。   


       如史方颖和苏谦威一样,今年获得美国常春藤学校和当地其他名校提前录取(early admission)的莱佛士书院毕业生有50人。莱院校长郑丽增指出,和上届毕业生相比,今年获得美国大学提前录取的学生人数翻了几倍。另外,至少69人已获得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有条件录取。这两个数字也创下了该校的纪录。   莱佛士文凭依据莱佛士综合课程量身定做,是校方花了四年制定的等级认证系统。它分别评估学生在认知、品格与领导、社区公益与公民性、体育及健康、艺术与美育五大领域的表现。   在五个领域中达到基本要求的学生都能获得莱佛士文凭,优秀文凭(Raffles Diploma with Merit)则颁发给达到基本要求并在其中一个领域有优秀表现的学生。这些学生同时也必须附上一篇有关他们参与各种活动后得出什么人生体验的短文。要获得最高等级的特优文凭(Raffles Diploma with Distinction)必须“闯”三关,即基本达标并在至少一个领域有卓越表现、附上一份个人简介,以及获得评估委员会的推荐。评估委员会由莱佛士书院教师、杰出校友和业界人士组成。   去年1250名毕业生当中,25%获得基本文凭、50%取得优秀文凭、20%获颁特优文凭。5%的学生因为达不到标准,没有获得莱佛士文凭。  

      郑丽增说:“我们走访的本地和海外大学都对莱佛士文凭给予很高的评价。一般高中没有这样严格、系统化及全面的认证系统。这些大学的申请者往往成绩优秀,几乎每科都拿A。莱佛士文凭还突出学生在个别方面的优异表现,协助大学招生处更好地做出选择。”  


       史方颖(19岁)和苏谦威(19岁)都获得特优文凭。   史方颖的强项是数学,她不仅在新加坡数学奥林匹克赛中获得金奖,还是国家训练队的一员。除了在学术科目中有亮眼成绩,她也拉得一手好琴,是新加坡青年交响乐团副首席。苏谦威和她一样,精于计算的同时,音乐细胞特别活跃。两年前,他和同学在全球青年企业家竞赛中扬威,击败百多个队伍夺得冠军荣衔。平时,他喜欢创作和演唱,曾受邀在“闹吧!新加坡”(Noise Singapore)等公开场合表演。   


      苏谦威认为,莱佛士文凭认可了学生多方面的成就,评估广度比一般认证系统更胜一筹。史方颖则认为文凭的等级制度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指引,鼓励学生往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努力,不只盲目追求成绩。   

       她说:“这张文凭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受到顶尖大学的认同,它也让我们反省两年来所学到和体验到的新事物。高中生活匆匆过去,很多人可能走过就算了,但我们在申请特优文凭时必须附上一份个人感言,这帮助我们思考自己的成长,变得更成熟。” 「自家文凭」受认可 学生或不报考A水准

     名校的“自家文凭”受到广泛认可后,一些学生可能选择不报考A水准,凭学校的自家文凭进入顶尖大学。   

      郑丽增告诉记者,该校去年一名功课和体育表现异常杰出的学生在没有参与A水准考试的情况下,成功申请入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她认为,如果莱佛士书院的学生继续获得一流大学的青睐,并在那里交出漂亮的成绩,以后会有更多人像这名学生一样,选择不报考A水准。   

        郑丽增说:“有一天,当人们觉得莱佛士文凭足以让他们申请大学,也认定这份文凭比A水准更全面,那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要参加A水准会考。”   华侨中学是第一所颁发自家文凭的直通车学校。校方受询时透露,该校今年有超过50名毕业生在A水准成绩宣布之前,已经取得英美大学的“入门券”。绝大部分的成功申请者都获得华中文凭。   华中文凭原本颁发给最优秀的30%高二生,但从前年开始,华中文凭也采取等级制度,分基本文凭、优秀文凭和特优文凭。除了在学校测试中有良好的表现,华中文凭还要求学生在学术研究或领导与社区服务中做出成绩。去年,20%的华中毕业生获颁特优文凭,18%取得优秀文凭,12%获得基本文凭。   

          华侨中学校长潘兆荣博士受访时指出,他不排除日后有学生只想考华中文凭而放弃A水准文凭的可能。他举例说:“目前,北大、清华、复旦三所中国大学和英国华威大学在录取程序中,都认可华中文凭,所以如果学生的目标是这几所大学,他其实不用考A水准。”   除了更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全方位才能,名校推出的文凭认证也有望推销在海外。郑丽增就透露,阿布扎比、印尼、中国、不丹的一些国际学校已经表示对莱佛士计划和莱佛士文凭这套认证系统很感兴趣。   


         郑丽增说:“七八年前,我们制定了莱佛士计划,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打造莱佛士文凭的评估模式,所以这是完整的系统。理论上,我们可以将它商业化,而我们也有意为有兴趣的学校提供顾问服务。”   



   *nengduan@sph.com.sg 《联合早报》 (编辑: 陈治宪

浅谈道德建设工作

浅谈道德建设工作 (2012-03-12)

 陈真回    


     教育部长王瑞杰在去年走马上任后不久,便致力于创导 “以学生为本,以价值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近日又宣布将颁发品德奖(Edusave Character Award),奖励在品行方面有杰出表现的学生。私下揣测,许多能够体现优良品德的行为或表现, 比如:尊重、孝敬、爱心、负责、英勇、忠实、诚信、坚韧、勤奋、助人、体谅、包容等等,都有可能获得有关的奖项。这也许是新加坡教育体制内的一种创举,也符合传统中华文化中扬善抑恶的道德教育观点。   

     在先秦时代,社会一般上还处在比较衰颓混乱的情况。为了创造更完好的社会条件,伟大的教育家如孔子和孟子等都致力于提倡道德以教化民众。他们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教导人们符合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宣传各种品德高尚的好榜样,借以达到扬善抑恶的目的。后代儒学者著书立说,把好品行加以细化成各种德目,编制教条,教导并表扬品德修养有成的人,终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儒家伦理教育系统。由此可见,道德建设工作必须从教育着手。教导与培育两者缺一不可。    积极宣传、表扬以及奖励品行杰出的好榜样是正面教育,作用肯定是很大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教导的工作。令人担心的是许多现代家长还不能好好地指导子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就曾多次经历令人啼笑皆非的遭遇。有一回在地铁上,座旁女士手抱约3或4岁儿子。儿童拿着罐子吸饮料,吸完之后,竟然用相当尖锐的吸管刺我的手臂。我加以喝止,他便嚎啕大哭。妈妈忙着安慰逗哄,只丢出一句“say sorry to uncle”。儿童哭闹了好一阵子才停止,自然也没听从母亲道歉。爸爸站在前面,铁青着脸孔,正眼都不看我一下。如此处理情境,这对年轻父母是否给予儿童错失的信息?在学校里,也经常有学生无礼顶撞老师。这些学生言辞粗暴,强词夺理,逼得老师十分懊恼。不过,为了维持纪律和良好的课堂管理,教师们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错失品德教育的机会。  

      新加坡是一个法治社会,备有法律条规防止各种恶言恶行。有关机构和报章媒体也经常表扬好人好事。如今又将要有系统地奖励品德优秀学生,道德教育自然会大大地加强。也许我们还可以《弟子规》做样本,整理出一套配合本地情况,简单易读,又能朗朗上口的教材,供家长和老师们教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各种良好行为。

我们有双语优势吗?

站長的話(導語)


新加坡双语教育行之有年,但社会偏重英语的现实也从来没有改变。因此,国家耗费巨资,学子投入十余年光阴学习母语,其普遍结局是离开校门,踏入社会便还给了老师,几乎终身无用。
  对于这个现象,大家早已习以为常并视若无睹,还自以为社会多有双语乃至双文化人才,可以扮演沟通中西的关键角色。
  如果仅仅是出于保持多元种族国家特色的政治需要,容忍学而无用的母语现状,代价似乎不大;但是若要凭借这样的双语教育在国际上竞争,问题就严重了。
  显然,这并非教育部一己所能改变,问题的症结在教育体系之外。如果母语始终没有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使用空间,学生家长就不会真正重视其学习,双语政策有名无实的现象恐怕也将延续下去。




2012-03-17
交流站
韩山元
常常听人说:新加坡有双语优势,但是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新加坡实际上是单语强势的社会,真正通晓双语的人其实很少,精通双语的人才更是难求。
  很多华人会讲华语,但那是日常生活会用到的简单华语,到小贩中心点食物、咖啡店叫茶用得上,但是谈论国家大事、民生或人文历史的话题。很多受过中等或以上教育的华人就很难用华语表达,换言之,他们的华语是文化含量很低的巴刹华语
  最近发生了好多事件,一再告诉我们,新加坡的双语水平是一高一低,高者并不高到哪里去,低者则低到词不达意,不知所云,让人啼笑皆非。
  马林百列市镇会日前在乌美1道第319座组屋升降机旁,张贴了一张中英文告示,提醒宠物主人要清理宠物在公共场所留下的排泄物。这张告示的中文有漏字和语句不通等。短短两行字,错误竟达10处。这张告示海报从制作、印刷到张贴,过了一关又一关,竟然没有人看出那么明显的疏漏和错误,难道马林百列市镇会的人都是华文的文盲?他们没有接受过双语教育吗?
  再说说近年来华人社团为了自我更新,引进了一些专业人士当理事,他们讲方言与华语都是词不够用,讲三两句就死火,只好转换频道,改用英语。我知道,有个会馆的理事会开会,竟然以英语为第一语文,有些理事几乎是完全不会讲华语。他们在学校不是有学华文的吗?
  新加坡越来越多工商企业,明明是华人开办经营的,却没有华文名,我接触过这样的只有英文名的公司的老板,问他为什么没有华文名?回答竟然是有个华文名就显得土里土气。的确,很多没有华文名的公司照样赚钱发财。我认识几个来自中国的商人,他们的公司都只有英文名,没有中文名,我问他们为什么?回答是入乡随俗。这些公司的老板和执行人员的名片,全都把华文驱逐,只见横行的豆芽,不见方块
  许多原来在传统华校(从小学到中学)接受母语教育的成功人士,到了社会上工作、经商或当官之后,就自废华文武功,华语还能讲,华文文章不能写。我曾参加过母校公教中学校友会纪念特刊的编撰工作,征稿时收到很多公教中学高中毕业的校友,有在军界、警界、商界、各政府部门担任高级职务的学弟,写来的是英文稿,问他们为什么不用华文,回答是:华文写不出来了。
  学了12年华文,最后是将华文荒废,这是不是一种教育的耗损呢?能全怪这些弃华文不用的成功人士吗?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他们离开学校也就离开华文,在工作中几乎完全用不到华文,十几二十年下来,华文早已经生锈,不能再用了。

他们的子女看到老爸老妈弃华文不用(因为没有用的必要),能看得起华文吗?他们愿意步老爸老妈的后尘吗?我的一名老同学说:我也希望孩子能掌握华文,极力鼓励他们学好华文,他们问我一句话:学了华文将来像你一样把它丢掉,学来做什么?我哑口无言了。
  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问题,我不能不担心,我们只是抽象地强调华文重要,但是具体做法上则是华文可有可无。如果这个局面没有扭转,我们哪有什么双语优势?
  双语政策绝对是好,建立双语优势完全有必要,但将双语政策落实到行动中最重要。双语教育的成功不仅仅是看学生在学校学习双语的成绩如何,更看学生离开学校之后有没有继续使用双语,如果在学校学双语,离开学校就变成单语者,双语教育的成功就要大大打折扣了。
  双语政策尚未成功,国人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