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5日星期日

“因材施教”还是“误人子弟”?

“因材施教”还是“误人子弟”?

(2010-04-22)


● 林煜辉


狮城脉搏


  我曾经怀着满心的期待与憧憬投身华文教育,可是,当我面对教育部三番几次对于华文教育政策所做出的的改革与调整,除了感叹本地华文教育的没落,我更感到失望与痛心疾首。

  我之所以离乡背井到台湾求学,努力耕耘,就是期待将来学成归国,能为新加坡的华文教育贡献一份心力,纵然我深知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无法与大趋势相抗衡,我内心里始终存有一线希望。但是,教育部近年来对华文教育所作出的多次让步,从几年前的母语成绩在申请大学时不计分、小学生只需认字不必写字、用英语教华文,到现在放宽选修华文B的条例、考虑减少母语在小六会考的比重,这样一步步的退让,我心里仅存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作为一个热爱华文的岛国青年,我原先的失望与痛心,已化作绝望与漠然。

  教育部长黄永宏说,他希望能制定出一个可满足不同需求的华文教育政策。的确,对于因材施教,我从来就没有异议。但是,现在教育部所谓的因材施教,是建立在降低华文水平的基础上,这是我无法接受的。减少母语在小六会考成绩的比重,这到底是因材施教,还是误人子弟?前几年,教育部施行‘A’水准母语不计分的政策,理由是教育部体察到一些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因为无法通过‘A’水准母语的考试,造成他们无法在本地大学升学。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学生学不好华文,就让他们成为制度底下的牺牲品。所以,教育部的苦衷,我尚能理解。但是,小六会考却是鉴定学生最基本的华语能力的考试,如果我们不好好把关,而选择再次退让,岂不导致我们的学生失去最起码的华语沟通能力,更遑论读写的能力了。

一退再退 伊于胡底?

  其次,教育部一直在向老师倡导创意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母语的兴趣,试问你在学生小一刚入学时,就已经告诉他一个事实,让他抱着华文这一科不重要的心态学习母语,再加上父母要求孩子把心思多花在加强英语、数学和科学这些占成绩比重较大的科目上,学生根本没有动机学习华文,我们如何谈什么创意教学法,抑或是让学生对母语产生兴趣?就好像连门都没有的情况下,我们的华文老师就算具备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钥匙,也是徒然。

  人是很现实的,华文和其它科目一旦有了轻重之分,家长和学生的心里,自然也会开始权衡轻重。因此,一些原本对华文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或是一些虽然来自讲英语家庭,但却有能力把华语学到更高水平的学生,也可能因为得失心作祟,而最终选择牺牲华文。

  再者,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政府一直强调我们的华文教育体制必须负起为国家培育华文精英的责任。可是,在小六会考时就把要求降低,将会造成得以升上特选中学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华文能力较强的一群,而特选中学在无法录取华文能力较好的学生的情况下,为新加坡培育华文精英的使命将更为艰巨,这个目标的达成,也越发显得遥遥无期。

  黄永宏部长也提到,现在母语成绩的比重太大,当学生跨不过去的时候,就会难过消极。教育部不想再为学生设跨栏,而是要为他们提供学习母语的跳板,那些跳得过去的将获得奖励,跨不过的将不会受到惩罚。我理解教育部的用心良苦和部长的语重心长,但是,将母语在小六会考的比重降低,对华文能力较强而英文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并非奖励,而是惩罚。不要忘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弥补自身的不足,而不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就选择逃避。一个教育体制不是大胆强迫学生力求上进,鼓励学生向困难挑战,而是灌输学生“即使不及格,也没什么好担心”和“还未尝试,就轻言放弃”的心态,我想这样的教育似乎有点误人子弟。而且,如果每个讲英语的学生都抱以这样的心态,最终“跨不过的”是一代人的百分之六十(注),而新加坡最终也只有走向一个单语社会的下场。

  我是新加坡双语政策培育出来的产物,我清楚知道,也实际的感受到掌握好双语给我们带来的优势与好处。在台湾求学的这段日子,每当遇到来自西方国家的朋友,我能够很自在地用英语和他们沟通;和台湾朋友在一起,我也能以流暢的华语和他们聊天。这种能力是许多台湾学生欠缺的,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利于学习双语的环境,可是新加坡虽然具备一个得天独厚的双语环境,我们却不懂得珍惜。看到身边的台湾同学积极地学习英语,无非就是为了要加强自己的竞争力。无时无刻都在标榜着竞争力的新加坡,为何要削足适履,放弃这样一个强大的优势呢?
  注:目前小一新生当中,来自讲英语家庭背景的学生占超过百分之六十。


作者是在台湾大学留学的新加坡人

议论:探讨调整小六会考母语的成绩比重

站长的话

(2010-04-23)


  纯粹谈点我个人学习英文的惨痛经历。
  小学和中学就读的是传统华校,家里的语言环境又是方言和华语,所以我从小的英文成绩就不好。小六是勉强过关,中四却考了个不及格的E7,幸好其他学科还不错,所以还能进入三年高中,不必留级。

  虽然家庭环境不是很好,但是父亲还是忍痛花了近两千元的学费,送我到英国文化协会恶补英文。由于英国来的洋老师教学方法得当,而我又下定决心苦学英文,高一那年补考得了个C3。次年,我就不再读高二,而是进入当时的义安工艺学院学习去了。

  现在有许多小学生的经历和我相似,只不过我当年是英文不行,而他们现在是华文不行。相信他们也和我一度恨透英文一样,对华文深痛恶绝。这一点我完全能够理解,甚至可以说是感同身受。

  不过,正如我下定决心就能学好英文一样,相信这些小学生如果肯努力,也能学好华文。




应让小六生自选升学最佳三科

(2010-04-23)
● 许绮纹


  教育部长兼国防部第二部长黄永宏医生提及教育部将探讨调整小六会考母语成绩比重,令人感到心情沉重。

  首先想到的是现在的孩子已经是温室里的小花了,在家倍受长辈的宠爱,如果在学习上也不能承担压力,长大后又如何面对生活上的许多挑战呢?

  比起周围的国家,我国有最利于华文学习的优良环境,我们都不好好利用,实在是令人,特别是外国人,感到不解。《联合早报·新汇点》曾经访问过送孩子来我国读书的韩国父母,因为这里可以让他们学习英语和华语。看到那两位活泼名叫快乐和小蜜蜂的可爱美国小女孩对华语学习的认真态度,真想不出我国学生还有什么华语难学的借口。

  此外,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有些西方人,如澳洲总理陆克文,说得一口漂亮的华语,常令我为那些身为华人而不愿学习华语的人感到汗颜。

  报章上也常报道近年来的外来会考状元来我国读书时都在英语上下了了不得的工夫,那为什么我国学子又不能少玩一点玩电脑游戏,把时间用在认真学习华文上呢?

  有些学生语文比数理好,也有的数理比语文好。所以如果教育部真的决定要“让兴趣和天份不同的学生有更多空间和时间追求自己的兴趣”,我希望他们可以考虑采用O水准的制度:让考生从自己小六会考成绩里选出最佳三科的成绩,才减少第四科的比重。这一来才不会影响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的成绩,让他们也能升上理想的中学。




数学和科学比重可否降低呢?

(2010-04-23)


● 余玉玲


  看了今天《联合早报·言论》上林煜辉君的投函,真是令人为他感到心疼!难得有新加坡青年对华文教学怀有满腔热忱,期待他日学成归国,能为祖国教育下一代做出贡献,没想到被教育部长的一番言论,兜头淋了一大盆冷水,想来英雄已无用武之地!

  笔者1994年便来到新加坡。作为外来移民,这十多年来冷眼旁观教育部对华语教学政策的一再更改,每次的出发点看起来都是为了学生好,但这么多年下来,令人遗憾的是改革的结果不但没有前进,反而更是一路开倒车,现在几乎快要撞到墙壁了。

  前一两年提倡的创意教学,好不容易让学生提起了学习华文的兴趣,没想到刚看到一点成绩,教育部主事者冷不防地提出要探讨调整小六会考母语的成绩比重。原因是为了减轻其他科目较优异的学生的负担,但能因此而牺牲那些母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吗?

  有华文学不好的学生,当然也有英文差的孩子,教育部是不是也要公平一点,为了这些英文差的学生着想,也探讨将英文在小六会考的比重降低呢?如果是数学或科学成为孩子对其他学科学习的负担,是不是也应该降低数学或科学在小六会考的比重呢?

  在笔者看来,如果哪一天教育部突然宣布要废掉小六会考华文考试,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华文不再重要?

华文不再重要?

(2010-04-23)

● 潘冠豪


  近日拜读教育部长黄永宏的专访后,内心唏嘘不已。笔者去年心中的担忧终于“应验”了。话说去年《海峡时报》交流版的读者曾经提出减少小六华文会考比重的文章,笔者心中暗暗觉得不妙,这样的言论虽然不是什么新鲜的论调,但是这毕竟是影响一代人的决定,轻率不得。前后不到半年,这样的论调已经浮出水面,摆在桌面。新加坡人办事的效率了得,但笔者觉得此事仓促不得,这关系到一代新加坡人的前途,一代新加坡的语文优势,一代新加坡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华文教育的话题频频成为话题,笔者身为一名华文老师,内心是五味杂陈的。华文教育的改革不断,华文老师不断地自修与配合是眼前必须完成的任务。眼前的改革话音刚落,接踵而来的是减少小六华文会考比重的话题,让人心里无比沉重。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居多的国家,但因为教育背景的不同,谈到华文课题时,由于立场的不同,很难取得共识。大多数新加坡华人对自身的文化没有自觉,所以也谈不上自省、觉醒,在文化上自信心严重不足。如果说新加坡人是务实的,减少小六华文会考比重的举措并不是务实的体现。因为务实的人是不会削弱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的。我们不能再画地为牢,我们应该放眼世界,知道世界脉搏如何跳动,积极配合,不要再逃避华文日益重要的课题。加强华文的学习力度是应该被拿出来谈的,但我们却在开时代的倒车,在华文课题上似乎迷了路。我们要谨记小红点的语文优势不是长存的,不是不可被取代的。当大家还在身为新加坡人所拥有的语文优势沾沾自喜时,我们今天却为了减轻华文学习所带来的压力,翻箱倒柜找出种种不得不这样做的理由。

  语文就如一双翅膀,带你飞得高、看得远。任何一种语文从学习到掌握都是辛苦的,甚至是痛苦的,都得默默地付出和努力的。为什么这么多人还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英文至上的观念已经落伍了。现今的时代,以大格局为重,掌握双语、三语甚至四语,那才叫最棒。

  新加坡的语文格局太小了,太狭隘了。以目前的情况而言,笔者虽然是教育工作者,但现在不敢再涉足大谈什么文化的传承了,我只要求当局不要给莘莘学子造成华文不重要所以华文可以折腰,小六华文会考比重可以减少,其他科目很重要所以不可以折腰的感觉。

作者是本地华文教师

讨论:小六会考华文比重调低之建议

小六会考华文比重调低 建议允许中学变更入学条件

(2010-04-24)

陈思平
  编者按:本报接到许多与此主题有关的读者来函,限于版位,只能选择摘录。

  看到有关双语政策可能又要改变的报道,我深感关切。关于这个挥之不去的老课题,我觉得有必要客观的分析一下。

  从图表的统计数据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出以下的结论:

  一、英文(2.5%)和华文(2.6%)科目不及格的考生人数不相上下。

  二、数学(16.2%)和科学(9.2%)科目不及格的考生人数比语文科目高。

  三、只有43.9%的考生获得英文科目A或A*的成绩而却有高达81.1%的考生获得华文科目A或A*的成绩!

  看来的确有2.6%的考生在华文学习方面面对着严重的挑战。另外,有18.9%的考生考获B或以下的成绩,可能因此未能进入理想的中学。即使我们大胆假设这18.9%的考生都在其他三科获得A或A*的佳绩,仍然有更多的(约24%)的考生考获四科A或A*的成绩。很遗憾的,没有数据让我们了解和准确地分析这些资料。以上假设可能不成立。因此,希望教育部能够提供数据说明有多少考生考获其他三科A或A*的成绩但是华文不及格。这将有助公众了解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我国的双语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是卓有成效的,也使我国具备独特的优势。近来的若干调整会不会使我们趋向双语政策的名存实亡,逐渐削弱我们的独特优势而最终成为一个单语国家。华文的学习问题真的严重到我们必须不惜修改国策,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动摇国本了吗?有些政策的效果可能只会在二三十年后方能见效,恐怕到时悔之已晚矣。

  除了降低华文的比重外,是否有更合理的应对方法?降低华文比重势必给小孩发出错误信号——母语已经不再重要了!同时,逻辑上是否合理:尽管有报道说有60%学生来自讲英语的家庭,但只有19%的考生没有考获华文A或A*的成绩,而却有56%考生没有考获英文A或A*的成绩。

  比较好的处理方法已有前例——特别补助学校给考获好成绩的高级华文考生在中学的选配过程中额外加分的做法可以效仿。热门的中学可以保留部分学额,吸收那些华文不及格但其他三科考获A*的学生。我也注意到名牌中学之间似乎有些分工——有些比较注重有关中国的学习,有些比较偏向印度。同样的,一些拥有单语传统的名校是不是可以多收一些单语的小六毕业高材生呢?
  允许中学变更入学条件,在我看来是一种比较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即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和实现其潜能的教育方针。这样做也不会无意中伤害到不同的学生群体。

  支持教育部对华文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所作出的努力和给予的帮助。这些可怜的学生也是大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受害者。我国人才有限,一个也不能少。不过,在给予一小部分人帮助的过程中,不应该损害或对其他学生群体造成不利。原则上,修改华文比重,犹如削足适履。允许中学变更入学条件,给那些华文不及格但其他三科考获A*的成绩的学生在中学的选配过程中额外加分,是比较可取的方法之一。




不如灵活调配四科比重

(2010-04-24)


林冠雄
  新加坡的中小学华文课程水准的低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教育部再将小六会考母语成绩比重调低的话,可能就再也没有什么冲力来让华族学生提高学华文的兴趣了。

  为了孩子的利益,在家和孩子讲英语的家长当然希望小六会考中英文成绩的比重大一些,同理,有些家长是希望华文成绩的比重大一些。上星期,教育部长黄永宏说:“在看整个教育体系时,我们的出发点是:如何设计一个可以符合整体国人的系统?”

  我认为,既然教育部要兼顾到《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读者群的不同观点,教育部可以顺水推舟,设计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让全国人民,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我对调整后的各科成绩比重的构想是:将四科成绩,分成四组:90分,80分,70分,70分(总分310分)。学生考到最好成绩一科,以90分算,余者以成绩好坏类推。例如,一个学生,四科中英文考到最好,得80分(满分100),那么他在小六会考中,就得到310分中的72分。同理,如果一个学生,母语考到最好,得90分,那么他在310分中就得到81分。依此类推,数学科学也是如此。

  这个构想,我想是公正平等的,英文强的学生,会考时英文得分就高,母语强的,母语得分就高,数学科学强的,数学科学得分就高,谁都不吃亏。家长们也就没有理由再发出怨言,因为这是双赢的构想。



新加坡的小孩不笨

(2010-04-24)


郭蕾


  有个笑话,说中国人以为新加坡人的英文和英国人一样好,英国人以为新加坡人的华文和中国人一样好。

  幼子在本地一所有传统华校背景的幼稚园受教,回来背诵唐诗《咏柳》,一首诗中竟有两个白字(“绦”读成“条”,“裁”读成“栽”)。长女就读名校的高才班,修读高级华文,五年级了,华文作文无非是些看图写话,都是“我做错了,很抱歉”的套路。小女每次一挥而就,草草了事,因为据她说这样的作文“实在太幼稚了”。朋友在女儿三年级时,抱着对双语教育的憧憬,转学来本地,两年过去了,英文是否进步不得而知,华语的表达能力是明显退步了,一句话可以“then……”到完。

  在新加坡华文教育日渐式微的时候,英国已将中文课程引入小学教育,中国学生学习英文的热忱有目共睹。也许有一天,中国人的英语会和英国人一样好,英国人的华语会和中国人一样好。

  放弃双语的优势是件很容易的事。然而要重新开始,迎头赶上,却是难上加难。与其追悔莫及,不如三思而后行。请相信,新加坡的小孩不笨,他们有头脑也有能力同时掌握两种语言,如果被悉心教导的话。



真精英不怕洪炉火来炼

(2010-04-24)

惠志刚


  政府鼓励和号召国人学习华语,虽然有很多政治和经济的考量,也可说是用心良苦,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政策是如此的不合拍呢?

  俗话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如果有机会去北京、上海、台北等城市,看看在那儿生活的洋人,再听听他们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或国语。华人还有借口说华语难学吗?对这些洋人来说,学习华语对他们的挑战,显然要比以华语为母语的我们来得大啊!可为什么他们能够,而我们不能呢? 我们是不是生活得太安逸了,一点点困难就觉得像登天一般,动不动就要向政府抱怨和求助呢?

  的确,新加坡需要精英,而且需要大量的精英,但我们不需要只适合安逸社会,适应顺境的精英,不需要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的精英。因为这样的伪精英是靠不住的。国际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恶劣,我们要的是不怕洪炉烈火,不惧任何困难,能够逆流而上的真精英!

社论:母语教育政策不能仓促改变

母语教育政策不能仓促改变

(2010-04-24)

社论 2010年4月24日

  教育部长黄永宏日前接受本报和《海峡时报》的联合访问时,表示母语作为小六会考四个科目之一,所占的分数比重明显较大,因此,他透露,教育部将探讨调整母语成绩在小六会考总分中的比重,让兴趣和天分不同的学生有更多空间和时间追求自己的兴趣,加强个别的优势,不至于因为母语成绩较弱而受影响。

  消息传出,这几天在华社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关心母语教育的读者纷纷来函或来邮表达他们的关切,也反映了双语政策,尤其是母语教育政策的诸多变动给人们带来的各种疑惑与失望。大家最担心的,是政策一再调整,双语教育的根基动摇,母语教育的重要性也将大大地被削弱。

  很明显的,政府关于母语教育所释放的不同信息,已经在华社引起相当程度的迷惑。前不久,强调改变教学法,包括用英语教母语的做法,基本上是受到理解和支持的。无疑的,利用电脑科技,创新的教学法,注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一味强调死记硬背,应该都有助于提高母语教学的成效。而随着教学法的革新,人们很自然地也期望一般学生的母语水平能有所提高,而不是每况愈下。减少小学会考母语比重的想法,因此和这样的美好期待是背道而驰的。这么做所可能引起的诸多不良后果,尤其令人忧心。

  首先,目前母语和其他三个科目,即英文、数学和科学一样,是升中学的四个记分科目之一,比重均等。这样的规定给学生和家长发出的强烈信息是,学习和掌握母语是很重要的。减少母语的分数比重,可能撼动双语政策的根基,因为它很容易就会被“务实”的家长和学生解读为母语不是那么重要了,因此,也增加了一个让他们放松母语学习的导因,即使这并不是政策改动的原意。

  其次,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最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打下坚实的母语基础,以后要进一步学习和加强就相对容易些。如果在这个学习阶段把对母语水平的要求一刀切地降低,那是不明智的。虽然这么做可以满足那些排斥母语,或在双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但对那些可以学好母语,有兴趣掌握更高程度母语的学生,却反倒可能是泼了一盆冷水。

  其三,这么做也可能打击众多华文教师的士气。原本大家兴致勃勃,准备好通过各种创意点子,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更大热忱,使母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成绩,加强学生的双语优势,突然来个晴天霹雳,虽然还未有定案,但一些教师一时之间确实感到难以接受,也不免忧心忡忡。这是很自然的反应。令人担心的是,这很可能将进一步影响许多华文教师的士气。

  最后,是种种的变动如果都不幸地产生加速华文的母语地位的丧失,长远来说对国家民族会有怎样的影响,也是令人忧心的。学习母语的原初目的是保持我们文化的根源,在一连串的变革过程中,母语与文化根源已悄悄脱钩,现在,我们更强调华文华语的商业价值而不是文化价值。虽然60%小一新生在家讲英语已成了不可逆转的事实,但英文是否能完全取代华文的文化作用呢?相信这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基于此,我们认为,一刀切地削减小学会考母语分数比重的想法很值得商榷,更不能仓促行事。黄部长前天进一步表明,一切都还没有定案,我们必须继续进行探讨,听取民众的看法和意见,寻求能满足不同家长和学生需求的方案。教育部持谨慎的态度是明智之举。我们相信关心母语教育的众多华社成员,都会保持积极的态度,向教育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便当局能集思广益,制定一个考虑周详的方案。我们相信,政府一定会本着一贯的大无畏精神,制定和坚持有利国家长远发展,但却可能不受一部分人欢迎的母语政策。新加坡之所以能有今日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应归功于人民行动党政府上台以来持之以恒的那种不轻易向压力低头、不为了政治上的权宜之计而牺牲国家长期利益的为政之道。

新闻追踪:教育部将探讨调整小六会考母语成绩比重

教育部将探讨调整 小六会考母语成绩比重

(2010-04-21)

● 陈能端
  教育部将探讨调整母语成绩在小六会考总分的比重,让天分不同的学生有更多空间和时间追求自己的兴趣,加强个别的优势,不至于因为母语成绩较弱而受影响。

  教育部长兼国防部第二部长黄永宏医生日前接受本报和《海峡时报》的访问时,谈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愿景时,提出了这样的想法。

  黄永宏说,中学生报读初院是靠个人最佳的6科成绩(L1R5),母语不是必须的,而初院升上大学情况也一样。相比之下,母语作为小六会考四个科目之一,所占比重明显较大。在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教育体系这个大原则下,黄永宏认为有必要重新思考小六会考目前的计分比例是否还合理。

  黄永宏说:“我们之前已经宣布将改进母语内容和教学法,让母语课变得更生动有趣,而家长和教师的反应都相当积极,但他们觉得如果不改变考评制度,不论怎么改变都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他说,与‘O’、‘A’水准相比,母语成绩在小六会考的比重很大,教育部现在要衡量的是,如果学生其他科目成绩都很优异,却因为母语比重太大而妨碍了他接下来的教育,这是否妥当?

  当记者追问部长小六会考将来会不会类似“O”水准,不强制计算母语分数,部长表示一切还在探讨阶段。如果真的要修改小六会考的母语比重,教育部还需进行广泛的意见搜集工作。目前在籍小学生无需担心,教育部不会半途改变课程框架。

  黄永宏指出,我国的双语政策源自60年代建国初期,当年各族群习惯用自己的语言或方言沟通,政府后来以英语为统一的工作语言,那是正确的决定,因为英语成为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用语。为了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同时照顾不同族群的感受,英语和母语成绩在小六会考中曾占双倍的比重。到了1985年,教育部废除了语言成绩占双倍比重的规定,母语和英文、数学、科学一样,是升中学的四个记分科目之一。

家长希望孩子能修读高级华文

教育部会全力支持他们

  对母语教育的展望,黄永宏希望能制定出一个可满足不同需求的“中庸”政策。他说,有一组家长希望孩子能修读高级华文,甚至到中国念大学,教育部会全力支持他们;另一组家长觉得孩子在语言方面没有天分,所以不希望孩子花太多时间学习两种语言;还有一组家长可能认为,孩子虽然有能力学好双语,但在体育、戏剧或音乐有发展的潜质,他们希望能腾出时间让孩子往自己的强处发展,这些要求我们希望都能满足。
  为了探讨不同的母语水平测试方式,教育部最近展开的新一轮母语教育检讨工作,包括参考国际上不同的华文测试框架,例如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国际中学会考等。

  黄永宏说:“现在母语成绩的比重太大,学生跨不过去的时候,就会难过消极。我们不想再为学生设跨栏,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学习母语的跳板,那些跳得过去的将获得奖励,跨不过的将不会受到惩罚。”



既要推广华文但又要减低比重 受访华文教师感费解

(2010-04-22)

● 王珏琪
  为何教育部一方面推广华文学习,一方面又要降低华文在小六会考的比重呢?

  这是令昨天接受记者访问的华文教师费解的问题。针对教育部长黄永宏日前受访时谈到教育部将考虑调整母语在小六会考成绩当中的比重,受访的华文教师也认为,调整政策会打击他们的士气。

  一名只愿意透露是“黄老师”的中学华文教师(26岁)则指出,一般学生知道作业分数不需加入总成绩,就随便应付。

  “学生是少了一分压力,但对华文教学就越来越困难。”

  小学华文教师刘美秀(60岁)指出,目前的情况是,虽然有的学生不太重视华文,但他们可能因为小六会考所需而学习。

  有的父母来自讲英语家庭背景,现在为了帮助孩子学习华文而请补习老师。如果教育部调整政策,确实可以减轻这些父母和孩子学习华文的压力。

  不过,她也担心一旦降低华文在小六会考成绩的比重,连锁反应将会出现,因为这会给家长传达不必重视华文的信息,而家长影响孩子,孩子也就跟着认为华文可以不用予以重视,因此影响学习态度。结果是:教师的负担会更重。

  受访的华文教师也担心,若学生在小学没尽全力学习华文,打好基础,培养学习华文的兴趣,上了中学基础太过薄弱,学习就会有更大的困难。当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自然递减,到头来掌握母语的能力就更弱了。

  黄永宏日前受访问时表示,现在母语成绩在小六会考总分的比重太大,教育部将探讨调整比重,让兴趣和天分不同的学生有更多空间和时间追求自己的兴趣,加强个别的优势,不至于因为母语成绩较弱而受影响。

  黄永宏当时说:“我们之前已经宣布将改进母语内容和教学法,让母语课变得更生动有趣,而家长和教师的反应都相当积极,但他们觉得如果不改变考评制度,不论怎么改变,都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育部还没有公布调整细节。不过,刘美秀希望,除了家长,在进行政策调整前,教育部也征询前线华文教师的意见,并在考虑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后,再做出决定。

  曾在中国教学8年、在本地小学教学10年、并在2007年获得全国模范华文教师奖的石滨(38岁)昨天告诉本报:“你一方面看好中国的发展,要孩子们学好华文,可现在小六会考华文的比重降低,你是在鼓励他还是给他一个借口说,‘我不用学好华文也没关系,反正华文在小六会考的比重降低’呢?”

  她认为,这样向家长和教师们传出的讯号很矛盾。

  她凭着在本地与学生、家长的接触经验来说:分数决定了家长对华文的重视程度,比重减少了,家长就不重视了,学生也没兴趣学习。

  石滨目前经营补习中心。她说,学生知道小六会考华文考试中的口试比重增加了,就赶快到补习中心补习以提高分数,“现在比重下降了,孩子哪里还会重视呢?”




英文教育背景家长:大环境使然 教育部调整反映现实

(2010-04-22)


● 赵琬仪
  教育部将探讨调整母语成绩在小六会考总分的比重,几个不同语文教育背景的家长受访时虽然反应不一,但基本上都指出,华文作为母语的学习与运用,在本地早已缺乏大环境,即使母语成绩的比重不调整,大环境也使学生及家长质疑学习华文的必要,教育部的探讨反映的只是现实,尽管比重一调整,会进一步影响学生对这语文的学习心态。

  育有三个念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和五年级的孩子的郭慕贞,在知道教育部将探讨调整母语成绩在小六会考的比重后,第一反应是:“我们欢迎。”

  来自讲英语家庭的她说,三个女儿在家里和在学校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使用英语,学校的华语口试因此令女儿感到非常吃力。华文补习老师在帮助女儿掌握书写方面发挥了作用,但是会话需要环境和使用的机会,光靠补习和学校的华文课,说的机会其实不多。

  郭慕贞的五年级大女儿正在修高级华文,但由于程度跟不上,准备在明年转修普通华文。

  她认为,教育部的语文政策经常在变,很难确定往后修高级华文会不会让学生得到升学奖励。

  她说,即使不调整母语成绩的小六会考比重,并不见得华文就会得到重视,首先是本地的大环境让人觉得华文其实并不重要,何苦为难孩子吃力地学习华语,却又一直学不好。而他们花在学语言的时间,也分薄了他们在其他科目用功的时间。

  从台湾嫁到本地的罗秀玲,丈夫是本地华校毕业生。她很务实地表示,既然孩子没有学好母语的兴趣,调整成绩比重,让孩子在其他方面能更好地发挥其实未尝不可。

  她表示,夫妇俩一直在为孩子的华文学习操心,但大环境对孩子学习进度与兴趣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能无奈地看着儿子与华语渐行渐远。

  罗秀玲说,大环境以英语主导,学校的华文师资又参差不齐,再加上现在的孩子缺乏学习语言的刻苦精神,使华文的教学与学习都吃力不讨好。

  正在邻里小学念小六的儿子过去在上学之前,在家中是以华语交谈。上学后,由于同学之间都讲英语,回到家中也就转为全盘英语,拒绝与父母用华语交谈。
  她说:“调整华语成绩比重,长远来说必然会影响学生对这语文的学习心态。不过,孩子长大以后,如果觉得需要学好华语,还是有机会学的。”

  受益于我国双语教育的年轻家长蔡志伟(37岁),家中的老大和老二分别在念小一小二。

  他本身毕业自莱佛士书院,但在讲华语家庭长大,说着一口流利华语。

  担任酒店培训工作的他告诉本报,小时候并不知道学好母语的重要性,踏入社会工作后,才真正体会到掌握双语使他获益不浅。

  他指出,本地的一般家长,未必都能用流利的华语与孩子交谈,如果学校的教育也放宽对华语教学的要求,华文会逐渐“自然死亡”。

  他认为,如果因为要迎合小朋友学习华文的能力而调整华文成绩的比重,是不是将来有许多小朋友觉得其他科目如科学、数学难学时,也得调整它们的成绩比重?



教育部探讨 顶尖中学留学额奖励修读高级母语学生

(2010-04-23)

● 王珏琪
  除了调整母语在小六会考总分所占的比重,教育部目前还探讨在让所有学生取得一个基本水平后,给那些修读高级母语的小学生,在本地顶尖中学留学额,以鼓励他们在母语学习上求进步。

  教育部长兼国防部第二部长黄永宏昨天在出席私立教育理事会开幕典礼后接受媒体访问,谈到教育部目前在进行的母语教育检讨工作,并说他们在探讨不同的教育模式。

  他说:“我们探讨的其中一个模式,是要求所有学生在母语学习上取得一个基本水平,然后再奖励那些修读高级母语的学生。”

  其中一个做法就是延续目前在报读特选中学时,高级华文学生可获得优待分的做法。他说:“我们可以进一步,把这个做法扩大到顶尖学校如莱佛士书院。在这些顶尖学校,预留可观的学额,给那些修读高级母语的学生。”

  他说,这样一来,可鼓励修读高级母语的小学生努力学习,又能让那些在母语上成绩没那么好的学生,一样凭着他们擅长的其他科目分数进入这些学校。

  目前小六会考成绩在全国前30%的学生,若他们有修读高级华文,可根据高级华文的成绩,以1到3分的优待分数报读特选学校。

  本报前天刊登的专访中黄永宏提到,现在母语成绩在小六会考总分的比重太大,教育部将探讨调整比重,让兴趣和天分不同的学生有更多空间和时间追求自己的兴趣,加强个别的优势,不至于因为母语成绩较弱而受影响。

  黄永宏的专访在本报和《海峡时报》读者中收到不少回响。黄永宏昨天指出,他们当初要进行母语检讨工作,就是因为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学生应该修读母语,若取消了母语考试,学生一定不会认真学习;另一种看法是,母语固然重要,但孩子们又有其他兴趣,语言上有没有天分,希望母语成绩不好不会影响升学。

  他说:“我们要改变制度,就是为了要配合这两者,这是可以做到的。”

  黄永宏指出,要完全配合两方的要求,不太可能,但他坚信,母语教育改革可以做到配合两者的需要。
母语教学检讨工作

预计年底完成

  他鼓励人们继续发表有关母语教育的意见,让教育部通过这些回馈设计一套可配合不同学生需求的系统。

  母语教学检讨委员会预计会在今年底完成检讨工作并发表报告。


本地母语教育正节节败退?(2010-04-24)陈能端

本地母语教育正节节败退?

(2010-04-24)


● 陈能端
记者评时事

我经历过学习双语的艰辛,却拥有了更宽广的视野。但下一代错过的,可能没法察觉。更具反讽的是,他们还得承担教育政策摇摆不定的后果。

  教育部长黄永宏的访问星期三见报后,一位许久没有联络的高中同学发了短信给我。她之前是中学华文教师,现在转而从事幼儿语言教育的研究工作。她说:“我们在打一场节节败退的战役,但起码我不会放弃我孩子的母语教育。”

 对本地母语教育现状感到无奈的何止她一人。本报读者林煜辉前天(22日)在言论版上也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教育部考虑减少母语在小六会考的比重,是让关心本地华文教育者痛心疾首的。原因是,教育部近年来对华文教育所做出的让步实在太多了。

  在这里把他们的例子举出来,并不是为了证明支持母语政策“保底”的阵营有多大声,而是想把焦点转移到他们的背景上。包括我在内,对母语政策一改再改感到疑惑的人,不仅仅是上一辈的华校生,还有我们这群80年代双语政策培养出来的一代人。

  就拿我自己来说,上小学的时候,根本对掌握好双语会带来什么长远好处,是没有概念的。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只有小六会考这个终极目标。就因为基础水平打好了,即便上了莱佛士女中这样的传统英校就读,我上高级华文课还是相当得心应手的。加上学校原本在英文教育的优势,中学时代选择同时修读英国文学,为我开启了游走于两种文化的大门。

  到了大学阶段,我先到英国伦敦政经学院修读本科专业,过后申请研究生时,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但我最终决定到北大继续深造。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因为考虑到中国正在迅速崛起,政府鼓励国人积极到神州大地创业和学习,觉得这对自己的日后发展有利。更何况作为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的奖学金得主,到中国而不去西方进修在我看来是更合理的决定。

  因为语言环境的180度转变,读研的两年特别辛苦。尤其是刚开始的几个月。不过,我庆幸自己是双语政策的产物,因为我的中文程度虽然不及中国同学,但并不妨碍我的课业。在那里天天用华文作学问、交谈、沟通,反而更自信了。

  或许读者会觉得我跑题了,怎么从小六会考谈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其实,我想从自己的例子上说明几点。第一,客观因素促使我从小不得不重视学习华文,而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在具备基本的华文水平后,我有机会发掘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和兴趣。未来的学生如果连小六会考都不需要应付,还会不会鞭策自己学好华文?他们有机会发掘自己在这方面的潜质吗?

  第二,我们那一代的学生完全可以选择从事和华文无关的工作,因为英文对我们来说,有时更像是母语。选择从事和华文有紧密关系的工作是因为兴趣使然,但更重要的是,那时的教育体系培育了不少兼备掌握好华文能力的学生。现在,就算政府支持愿意念高级华文的学生继续往深处去,但当教育部一再调整对华文的要求,让学生不必因为华文不好而致使其他科目“受累”,传达给学生和家长的到底是怎样的信号?就算有能力往华文深处去,有选择的学生为什么还要去加入痛苦的“少数人”,而不直接做自由的“主流者”?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们要怎么确保能够培养出足够的、有水平的本土华文教师、本土华文媒体工作者?
  第三,在我们走向对华文能力要求松绑的同时,政府又不断强调与中国加强双边关系的必要。我相信双边关系不仅涵盖最高领导人,还包括一般公务员、商人、学生、民间团体间的来往。当我们对华文只要求会讲却不能深入讨论时事、历史、文化、科研、贸易等种种不同话题时,要怎么做到和中国人建立长远合作关系?10年、20年之后,新加坡人还能说我们拥有双语优势吗?

  我并不希望把学习母语的趋势形容成一场“战役”,因为我没有上一代人的包袱。作为双语政策的获益者,我经历过学习双语的艰辛,却拥有了更宽广的视野。但下一代呢?他们错过的,可能没法察觉。更具反讽的是,他们还得承担教育政策摇摆不定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