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7日星期六

我们有双语优势吗?

站長的話(導語)


新加坡双语教育行之有年,但社会偏重英语的现实也从来没有改变。因此,国家耗费巨资,学子投入十余年光阴学习母语,其普遍结局是离开校门,踏入社会便还给了老师,几乎终身无用。
  对于这个现象,大家早已习以为常并视若无睹,还自以为社会多有双语乃至双文化人才,可以扮演沟通中西的关键角色。
  如果仅仅是出于保持多元种族国家特色的政治需要,容忍学而无用的母语现状,代价似乎不大;但是若要凭借这样的双语教育在国际上竞争,问题就严重了。
  显然,这并非教育部一己所能改变,问题的症结在教育体系之外。如果母语始终没有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使用空间,学生家长就不会真正重视其学习,双语政策有名无实的现象恐怕也将延续下去。




2012-03-17
交流站
韩山元
常常听人说:新加坡有双语优势,但是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新加坡实际上是单语强势的社会,真正通晓双语的人其实很少,精通双语的人才更是难求。
  很多华人会讲华语,但那是日常生活会用到的简单华语,到小贩中心点食物、咖啡店叫茶用得上,但是谈论国家大事、民生或人文历史的话题。很多受过中等或以上教育的华人就很难用华语表达,换言之,他们的华语是文化含量很低的巴刹华语
  最近发生了好多事件,一再告诉我们,新加坡的双语水平是一高一低,高者并不高到哪里去,低者则低到词不达意,不知所云,让人啼笑皆非。
  马林百列市镇会日前在乌美1道第319座组屋升降机旁,张贴了一张中英文告示,提醒宠物主人要清理宠物在公共场所留下的排泄物。这张告示的中文有漏字和语句不通等。短短两行字,错误竟达10处。这张告示海报从制作、印刷到张贴,过了一关又一关,竟然没有人看出那么明显的疏漏和错误,难道马林百列市镇会的人都是华文的文盲?他们没有接受过双语教育吗?
  再说说近年来华人社团为了自我更新,引进了一些专业人士当理事,他们讲方言与华语都是词不够用,讲三两句就死火,只好转换频道,改用英语。我知道,有个会馆的理事会开会,竟然以英语为第一语文,有些理事几乎是完全不会讲华语。他们在学校不是有学华文的吗?
  新加坡越来越多工商企业,明明是华人开办经营的,却没有华文名,我接触过这样的只有英文名的公司的老板,问他为什么没有华文名?回答竟然是有个华文名就显得土里土气。的确,很多没有华文名的公司照样赚钱发财。我认识几个来自中国的商人,他们的公司都只有英文名,没有中文名,我问他们为什么?回答是入乡随俗。这些公司的老板和执行人员的名片,全都把华文驱逐,只见横行的豆芽,不见方块
  许多原来在传统华校(从小学到中学)接受母语教育的成功人士,到了社会上工作、经商或当官之后,就自废华文武功,华语还能讲,华文文章不能写。我曾参加过母校公教中学校友会纪念特刊的编撰工作,征稿时收到很多公教中学高中毕业的校友,有在军界、警界、商界、各政府部门担任高级职务的学弟,写来的是英文稿,问他们为什么不用华文,回答是:华文写不出来了。
  学了12年华文,最后是将华文荒废,这是不是一种教育的耗损呢?能全怪这些弃华文不用的成功人士吗?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他们离开学校也就离开华文,在工作中几乎完全用不到华文,十几二十年下来,华文早已经生锈,不能再用了。

他们的子女看到老爸老妈弃华文不用(因为没有用的必要),能看得起华文吗?他们愿意步老爸老妈的后尘吗?我的一名老同学说:我也希望孩子能掌握华文,极力鼓励他们学好华文,他们问我一句话:学了华文将来像你一样把它丢掉,学来做什么?我哑口无言了。
  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问题,我不能不担心,我们只是抽象地强调华文重要,但是具体做法上则是华文可有可无。如果这个局面没有扭转,我们哪有什么双语优势?
  双语政策绝对是好,建立双语优势完全有必要,但将双语政策落实到行动中最重要。双语教育的成功不仅仅是看学生在学校学习双语的成绩如何,更看学生离开学校之后有没有继续使用双语,如果在学校学双语,离开学校就变成单语者,双语教育的成功就要大大打折扣了。
  双语政策尚未成功,国人仍需努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