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7日星期五

积极筹划第四所大学(2008-06-26)



积极筹划第四所大学
(2008-06-26)


  酝酿多时的本地第四所公费大学,终于在前天教育部发布《扩充大学教育研究委员会初期报告书》之后,而有了眉目。大学将于数年后创设,地点尽量在目前三所大学所处的西部地区以外,初期提供的学系是设计与建筑、工程与应用科学、商业与资讯科技三大领域,并采取融合不同学术领域的跨院系形式教学。

  为扩充大学教育而成立的这个委员会,由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吕德耀所领导,共有12名成员。吕德耀表示,新大学重视学生的知识面、实习经验与企业精神,它将为工商企业界提供人才与生力军。

  前天,委员会也谈到了其他三项有关扩充大学教育的课题。那是:建议政府考虑国立大学开办独立营运人文学院;支持本地三所公费大学作课程方面的改进;加速提供五所理工学院与海外专业大学合办的专业学位课程等。不过,最令人瞩目的课题还是第四所大学的创办。

  顾名思义,设立委员会最大目的就是在于扩充高等学府的教育。诚然,如何增加大学学额,如何扩大升大学学生的百分比,是存在多年的一个“需求”,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政府也不断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理由是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越来越普及,素质也不断提高,有资格、有意愿接受大学教育的莘莘学子人数大幅增加。

  委员会也在前天指出,近年来,有越来越多能进初院的O水准毕业生选择进理工学院,而毕业之后很多高素质的工院生便前去敲大学的门。要是得到高度津贴的本地大学不能尽量地吸收他们,许多人便只好忍痛付出高昂的学费,到外国的大学去求学。学成以后,不少人便被当地企业与部门聘用,形成了新加坡的人才外流。

  去年8月19日,李显龙总理在的国庆群众大会演讲中曾提到有关扩充大学教育的课题。目前委员会建议的重点是,本地第四所公费大学设立后,到了2015年,每年大学生人数将增收2400人——其中1200人来自理工学院毕业生,人数增加率是40%。到时,我国同龄学生能享受政府津贴大学教育的比率,将达30%。

  当然,创办第四所大学,有必要认真考虑的要素也将不光是增加上大学的人数而已。第四所大学其实同目前存在的三所大学一样,也必须是优质的、第一流的大学。如果本地大学与外地高素质大学程度相差太远,学生到外地留学和人才外流的现象照样是会发生的。

  当前,委员会建议第四所大学应以工商企业为导向,看来是实事求是、稳扎稳打的考量。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增加人文学科与基础知识面,也应该是目前三所大学和将来的第四所大学可以共同关注的课题。据委员会反映,目前企业界雇主所乐于聘用的毕业生,是除了拥有专业技能之外也能够驾驭跨领域知识,世事洞明的人才。

  一个由国际知名学者和企业领导组成的12人咨询团正齐聚新加坡,举行会议,并对委员会的的报告书进行研讨。委员会在参考了专家意见之后,将于下月向政府提呈正式的报告书。

  纵上所述,建立第四所公费大学的确是大势所趋,也是事不宜迟了,决策之后须要积极筹备。尽管我国的经济表现每年会有起落,国际气候也时有变幻,但优质大学教育的需求将一直是有增无减。接受本报采访的工院生也大都表示,能上本地大学是第一选择:因为他们的家、他们的根都在这里。他们只在被“逼”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出国留学。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