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日星期三

品德教育还有人坚持


潘星华 报道
  poonsw@sph.com.sg
  两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在网上口出狂言,引起轩然大波,已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严重代价。
  去年8月,东亚管理学院的学生王鹏飞(25岁)在网上嘲笑新加坡人的行为和说话方式,被学院开除;今年3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生、奖学金得主孙旭(25岁)在社交网络上发出“新加坡狗比人多”,被国大罚款3000元、奖学金被 ,还得履行三个月的社区服务延迟毕业。
  这两个例子说明,无论是在公费或私立大专学府,培育学生的品德教育刻不容缓。本报访问两家私校,了解校方如何在课堂内外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新加坡亚奥学院(AEC College)属下双语学院(School of Bilingual Studies)院长于仁忠(59岁)办校12年,他发展出一套“双语教育金字塔理论体系”的三个层面,即是学术教育、文化教育和人格教育。
  学院学生以中国学生居多,于仁忠说校方注意到中国学生到新加坡来无法融入本地的文化和社会,也发现一些学生离家后变得叛逆和堕落。因此,学院的学术教育采用华英双语教学法外,还加强国际多元文化探讨和新加坡本地文化浸濡的文化教育。
  他说:“在每门课上课前10分钟,师生共同探讨全球政治、经济、历史、风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对国家与世界大事的了解和关心。”
  至于人格教育,则是在每节课下课前10分钟,讲师给学生讲人生格言,用浅显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人生体验。这些人生格言如“伟大是管理自己,不是领导别人”、“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等。
  学院学生处主任靳耀铭(38岁)介绍,学校的迎新活动长达一星期。除了为学生打点抵达新加坡的生活事宜,如宿舍安排、到银行开设户头、买地铁卡和电话卡等,也安排学生听于仁忠谈规划未来人生之路的“与成功有约”,以及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自我管理”讲座。
  另一方面,辅导员左丛蓉(37岁)则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经常同学生家长沟通。
学院学生会会长余志浩(20岁)来自中国广州,他曾在美国三藩市的高中和社区大学学习三年,但觉一无所获。回广州后,他去年5月再经亲戚介绍到新加坡读书。他受访时说,学校的双语教学法,让他上课时不再困惑迷茫。被选为学生会会长后,他通过协助新生、举办活动等,更增强自信心。
这里有林肯、孔子、特里萨修女、甘地……
  有来自76个国家,共1万2000名学生的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MDIS)不只重视传授知识,也重视灌输正确价值观。
  在史德林路的校园,校方树立了多座雕塑,展示家庭温暖,父慈母爱,兄友弟恭。校园也到处张贴名人格言,如林肯、爱因斯坦、孔子、特里萨修女、甘地、丘吉尔等的名言,连厕所每格门上都有,让学生如厕时也能阅读、感悟。
  学院高级总监陈昱亲(44岁)笑着说:“我们每时每刻抓紧机会来教育学生。”
  学校有10个学会如舞蹈学会、摄影学会、写作学会,把兴趣相同的学生结合在一起,互相认识,互相学习。学校也经常举办综艺表演会,让学生展示艺术才华。
  陈昱亲说:“我们的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很长,我们必须举办多种活动,才不让他们感觉无所事事。”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陈晓龙(22岁)已在校四年,今年7月毕业,他感谢学校的品德教育。
  他说:“学校从来不对我们说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它给我们关爱,让我们自己去做决定。学校举办很多关注社区的活动,我去了两次老人院,还为残疾儿童举办万圣节联欢,从中我学到很多人生的意义。”
  到新加坡学习,陈晓龙学到在多元种族的环境,要互相尊重,不能只顾自己。经常在推特上发表意见的他说:“我在报纸上读到孙旭事件,因此更警惕自己在网上写东西要很小心。我经常告诫自己要先顾及读者的感受,不能侮辱或嘲笑他们。”
《联合早报》
(编辑:魏晓亮)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