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0日星期日

集中精神加强双语教育


2009-03-09


  日前《海峡时报》一则看来不甚起眼的新闻报道,却引起内阁资政李光耀办公室的强力回应。资政首席私人秘书徐芳达特致函媒体,重申推行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倡议学习方言是愚蠢的。


  有关报道引述南洋理工大学语言学与双语研究部代主任黄美清博士在南大举行的语言学研讨会上的谈话,指一种语言的消失,只需一代人的时间,“虽然新加坡人还能掌握多种语言,但在40年前,我们的用语更加多元化。年轻孩童现在已经不懂得使用其中的一些语言了。只不过一代人的时间(就出现这种情况)。正当许多语言面对消亡的危险时,如肯尽力保留现存的语言并加以创造,还是有希望的。”


  徐芳达的回应则指出:“许多新加坡人现在都能很流利地讲华语和英语。任何一个新加坡机构或是南大提倡学习方言,必然会损害对华文和英文的学习,而这也是愚蠢的。这也就是政府在1979年之后,在电视和电台停止播出方言节目的原因。为了不发出自相矛盾的信号,当时的李光耀总理也停止以福建话发表演讲。那可是他自1961年以来便因不断使用而讲得很流利的一种方言。”


  虽然双语教育已经推行了半个世纪,但关于应该学习方言的声音至今仍时有所闻。倡导学方言者,一般来说都坚持自己的母语是方言,因此,不能失掉这种文化的“根”。不过,现在还持有此种看法的人,相信已经不多。这些人也许本身已经具备华文华语第一语文的能力,兼又从小在讲方言的家庭里成长,对方言有一定的感情。不过,他们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整个语文教育和社会语言大趋势早已发生巨大的转变。


  其中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语言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华族年轻家长在家里和孩子讲英语,英语成了主要的家庭语言,这也形成不少孩子学习母语的心理障碍。不久前,资深教育工作者刘蕙霞博士就在本报言论版谈到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是许多祖母们的相同经验,她们身为退休华文教师或校长,一心想帮孙子学好华语,但却发现他们不讲华语或排斥华语。


  基此,刘博士奉劝年青的家长们,“你们若要子女将来成为双语人才,仅靠华文补习老师补习是不够的,还须从小习惯用华语与子女交谈,才会使他们觉得华文并不困难。”


  由此可见,尽管双语政策已经实行有年,随着社会情况的变迁,它并非如一些人想象中那样已经成了理所当然的事,而是面对着新的艰巨挑战。因此,要确保双语政策的继续成功,我们仍须集中精神,坚持不懈地改善、加强和巩固双语教学,特别是母语教学,以及想方设法,尽可能提升我们的双语水平,确保新一代新加坡人,能在东西方之间左右逢源,无往不利。双语政策落实不易,要收到预期效果更加困难,所以这一政策无论如何不能再受到方言的干扰,何况13亿中国人的共通语言是华语(普通话)而非任何方言,中国的崛起所将带动的也是华语而不是任何方言的兴起。


  在社会上,形成一个有利双语学习和使用的大环境,如推行讲华语运动,是确保双语教育成功的要素之一。即便如此,其实方言并没有被“禁止”,公共广播频道不播方言节目,但仍有电台方言新闻和电视方言戏曲节目,而民间或政府也没否定方言的价值,有些宗乡会馆其实就应一些会员要求开办了方言班。不过,这一切都必须是在不妨碍双语教育大方针的前提下进行。为人父母者尤应认清,帮助孩子掌握英语和华语是第一要义,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谈论方言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