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6日星期三

华文程度

小六生将具怎样的华文能力?          2007-03-20

*能听懂简单的新闻报道和广告等,以及适合程度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儿童节目、电视剧等,并用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意见

*能说一段完整的话,并就日常生活话题,以华语与人交谈具备独立识字能力,能利用字典词典理解字词能利用汉语拼音输入汉字  

*能阅读适合程度的儿童读物,如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等,并用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意见  

*能利用各种资源(如图书馆、资讯科技等)进行阅读  

*能在生活中用华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写信、写读后感等  

*能在生活中利用资讯科技,以华文进行网上交流(包括写电子邮件)  

  摘录自《小学华文课程标准2007》(http://www.moe.gov.sg/cpdd/doc/chinese/PriChinese_Syllabus2007.pdf

现在补救还来得及 ——从“他的中文太差了”谈起     
 潘国驹2007-07-27


  最近有一则引入注目的新闻,就是美国高盛(Goldman Sachs)集团在中国的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不能委任高盛亚洲投资银行联席主管王查理为公司总裁,原因是“他的中文太差了”。本地的《联合早报》、《海峡时报》和《商业时报》都以相当显著的版位报道这件事。


  这事件对旧有的观念应该具有相当大的颠覆性。一直以来,东方社会都习于将英语视为上等语言,大家拼命考托福、GRE、雅思(IELTS),亚洲的官员要懂英语,甚至英语不很普及的中国,在考核官员时也将英语列为条件之一。这些已经司空见惯。可是我们是否曾经反思:为什么西方国家到中国经商可以不使用中文呢?


语言并并孤立 


  上述高盛事件是一个很好的转机,它昭示了华语的重要性。当然,之所以走向这一局面,与中国崛起这一主要背景息息相关。


  近年来,所谓的“华语热”已在全球各地区持续升温,中国政府为推动华语的学习,在全球各地兴办的孔子学院备受欢迎。在本地,设立在南洋理工大学的孔子学院日前正式成立,内阁资政李光耀亲临开幕。


  在致辞时,李资政以自己32岁开始学华文以及让三个子女从小学习华文华语为例,鼓励现代新加坡人从年轻时就打好华文基础,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经济实力的增强,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寻求如何学习中华语言、了解中华文化”。


  我非常赞同李资政的观点,华语必须从小抓起,但30岁以后开始,也为时未晚。我认为“华文难学”被过分夸大了,关键是要有学的意愿;有了学的意愿,就不难了。

  语言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它和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紧密结合。现在新加坡越来越多的人到中国经商、旅游,或长期或短暂生活在中国,他们大多会讲、会读华语,和中国人沟通不成问题。可是这还不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书写能力。如果再进一步要求的话,还需要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大江南北的风俗人情。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学习华语就有趣得多了,你会越学越有劲,你能体会到华语的美是其他语种所无法企及的。


  中国近些年来所拍的历史电视剧如《三国演义》、《走向共和》、《康熙帝国》、《雍正王朝》,甚至《大宅门》、《延安颂》等都非常好。通过这些电视剧,可以更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若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就很难了解中国的现状,“温故知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华民族一向重视历史,史学是万学之母。这同西方不同,对西方人而言,哲学才是万学之母。


谦虚是成功的通行证


  本地有些商人到中国经商,并不顺利,我想这同他们对中国了解不够有关。中国的政策法规、中国人的习惯思维、变通机制、人情世故,都要吃透才不至于“合不上榫”。


  新加坡人的行事方法、办事作风在中国未必行得通。对一板一眼的新加坡人来说,中国人可能不太有原则性,可你要知道在中国做生意,私交很重要,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哥儿们”从中帮忙,就可迎刃而解了。这并非说中国人不讲原则,而是说中国人的原则是机动的、应变的,很有弹性。


  除此,还得了解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习俗,譬如饮茶、喝酒、听戏。新加坡人可能觉得自己较清高,对这些“世俗文化”不感兴趣,也苦于到这些场面应酬,殊不知很多生意就是在吃吃喝喝间谈成的。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慢慢适应中国的国情,把这些应酬当成一种如鱼得水的享受。只有入乡随俗,才能一步步把生意做活。


  新加坡人之中,尤其是受英文教育者,多以为自己会英文,到中国经商在不经意间可能显出高人一等的样子。谦虚是成功的通行证,也是华人的传统美德,万万不能丢失。尤其是到了标榜“礼仪之邦”的中国,就更加要虚怀若谷,成功的大企业家,像陈嘉庚、李光前、李嘉诚、郭鹤年等,无一不是谦谦君子。


  常言道: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现在开始补救还来得及,到中国经商若再不学华语,再不去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那么吃亏的将是自己。

·作者为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报业集团华文报咨询团成员、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顾问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