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6日星期三

博物馆大使

李国煌当博物馆大使的商榷
杨培根   2007-11-10


  李国煌当国家博物馆的形象大使,《联合早报·现在》的标题是:“噱头十足引人瞩目”。《新明日报》的大标题则先来了个问号,接着是:“公众反应——有没搞错!”

  当然没有搞错!这是国家文物局决策者的如意算盘。换一个文化奖得主来当大使,会有那么轰动吗?看似“无厘头”,其实算尽心机,本月初作此宣布,文物局、博物馆立刻炒出吸引眼球的新闻。

  一个自称有20年不上博物馆、以低俗、粗鄙形象起家的“阿明”型的搞笑艺人,与品位高雅、文化含蕴深厚的博物馆氛围,两者的反差就带有十分“闹剧”的元素,当然造成轰动。

  名人代言、明星大使,这种商业宣传套路一度是广告时尚,但也早已是滥得不能再滥。只不过,文物局这回把“名人”抬进出土文物的沉沉历史大屋,企图“激活”博物馆的人气,会不会弄巧反拙?

  本文不是要和文物局过不去,也不在质疑有关当局的出发点。但是,从纳税人的角度,从专业考虑、社会责任上说,我们都应提出商榷。

  “语不惊人死不休”,市场运作人的本性就是惊世骇俗。但我们也要看,名人的选材到底恰不恰当。

  网上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开拍连续剧《李小龙传》,斥资5000万元人民币(约1000万新元),目的在于弘扬中国武术和“民族精神”,并准备在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开幕前播出献礼。

  李小龙绝对是名人,而歌星周杰伦也名气够大,但为了争取出演李小龙,可以不要报酬。
是的,以李小龙来弘扬民族精神,虽然也是一种逆向思维,目的为了改变中华文化正经八百的刻板印象,但由于形象贴切、人物具有公信力,大众一片赞好。

  新加坡的“阿明”博物馆大使让不少人如坐针毡,问题出在哪里?在于整个安排失去专业严谨和认真。

上不上博物馆在于教育

  我们听到的当局解释也很“阿明”:“20年没来博物馆,才适合当博物馆大使”;“我六七岁的孩子都知道他是谁”。

  还有:“李国煌不需要特别训练来恶补。我们让他自由发挥,他不喜欢,看不懂任何展示品,都可以随意表达出来。他也可以用他自己的呈献方式去把展示品介绍给公众,因为看展示品就是这样嘛,不同人总有不同想象和看法。”

  要不是报章的白纸黑字,我还以为上面这些是“搞笑”台词,因为这包含了“指冬瓜画葫芦”的各种成分。当然,个人在自己小圈子里,这么说说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但代表大机构的公众人物,在解释一个严肃的决策时,说话就要很有分寸。

  “阿明”未经训练、对展示品全无认识、又毫无准备,在这个情况下“随意表达”是什么状态?“信口开河”也是优质的导览吗?

  这一番对“阿明”大使的体贴,对于曾经苦修专业知识的文物讲解员、导游和文物策展人来说,不知是讽刺还是侮辱?

  去年我路经河南洛阳,特地参观“天子驾六”博物馆,感受到天子六马座驾的气势和见证古书记载的周朝礼制。今年在上海,又参观了两个博物馆。

  事实上,我这个星洲土产已有好多个朝代都没踏进新加坡博物馆。人们不上博物馆的原因很多,文物局应该做过调查研究。为什么不把人们的理由公开出来,发动政府和民间的力量来对症下药?

  要让人养成上博物馆的习惯,根本之道在于教育。我们的教育体制锻炼了学生的应试能力,提供了职场竞争的指引,却没有真正培养他们欣赏人文的兴趣和建设文明的责任心。

 丰富人文教育的内容,对当前的教育目标进行改革实为必要。掌管人文与教育机构的精英们责无旁贷。

  再说,短期之内要解决博物馆的人气也不是没有可能,找“阿明”却绝对不是方法。因为“阿明”只能培养“阿明”的观众,他们到博物馆是看文物还是看“阿明”的逗趣?

  博物馆立刻可以做、也应该做的不是找阿明,而是找学校,找乐龄机构,找妇女组织这些民间团体,联合他们来举办文物欣赏活动和开展文物教育。如此,我们6岁到80岁国民,才有走进博物馆的一天。

·作者为本地教育工作者

没有评论: